加快發展清潔低碳能源,深度調整能源結構。優先發展非化石能源。開展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建設試點,大力推進廠房、樓宇、公共建筑等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優化城鄉建筑用能結構。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開展建筑光伏一體化行動,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熱水、炊事等電氣化普及率。加快工業余熱供暖規模化發展,加大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推廣力度,因地制宜推行熱泵、生物質能、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低碳供暖。推廣海陽核能“零碳”供暖經驗,擴大供暖范圍。..可再生能源應用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用氣、用電價格優惠政策。
發展生物質發電、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和生物質天然氣,建立健全資源收集、加工轉換、就近利用的生產消費體系,建設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十四五”期間,新增生物質天然氣產能3000萬立方米/年以上。有序推進電代煤、氣代煤、生物質代煤。大力推動煤炭清潔利用,合理劃定禁止散燒區域,積極有序推進散煤替代,逐步減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燒。鼓勵在建筑領域規模化應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水平。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暖,加快推動工業余熱供暖規模化發展,因地制宜推行熱泵、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清潔低碳供暖。
太陽能供暖有兩種加熱方式,一種是利用太陽能進行加熱,另一種是利用燃氣壁掛爐進行輔助加熱。太陽能供暖就是用太陽能集熱器收集太陽輻射并轉化成熱能,以液體作為傳熱介質,以水作為儲熱介質,將熱量經由散熱部件送至室內進行供暖的供暖系統。控制系統是為了調整和協調太陽能集熱板、蓄熱體、散熱系統的運行,從而實現經濟、溫度適度的運行方案。循環控制系統主要利用感溫探頭等控制元件采集各控制點的溫度輸出信號給執行設備,并將信號傳遞給控制中心,隨時控制系統的起停。將熱水從集熱器輸送到保溫水箱、將冷水從保溫水箱輸送到集熱器的通道,使整套系統形成一個閉合的環路。
太陽能供暖一般會將太陽能集熱板和輔助熱源進行配套使用,當氣候變化較大或陰雨天等沒有日照時,太陽能不能成為獨立的能源,因此使用燃氣壁掛爐作為輔助熱源進行加熱。輔助熱源可采用電力、燃氣、燃油和生物質能等,但一般來說以燃氣作為輔助熱源比較經濟實惠。